身材焦慮背後,那些與食物爲敵的女人們
觸發創傷警告
trigger warning:身材焦慮、進食障礙
“1勺水果麥片-45kcal”
“1袋雞胸肉-121kcal”
“1勺橄欖油-89kcal”
“1份珍珠配料-75kcal”
這不是飲食管理app裡的一個界面,而是國內首個身材焦慮主題展覽中的一件展品:
貼在地面上的,是很多種食物和它們的熱量。對一些人來講,這只是數字,而對另一些人來講,這是自己生命中的敵人。
這羣人就是進食障礙的患者。
《鬥陣特攻2》須額外花460元買PvE任務 官方承諾上百英雄任務遭大幅縮減
進食障礙是死亡率最高的精神疾病,致死率高達5%-10%。這次展覽的策展人“少女神婆婆”就是一名曾經被下了病危通知書的患者,那時她只有28公斤,多器官衰竭,會因爲多吃一粒米而痛苦不堪。
現在的她有70公斤,會在紀錄片裡笑着說“瘦子的世界已經飽和了”。
但進食障礙患者的康復過程絕沒有“我不要當瘦子了”那麼“輕巧”,TA們需要對抗的不僅是疾病、偏見、已經受損的身體,很多時候,還有自己。
你上一次稱體重、量圍度是什麼時候?幾個月前?幾周前?還是幾個小時前?
我們無時不刻關注着自己身材的變化,就彷彿被一把把卷尺困住。
這次展覽的作品中,就有一羣被捲尺所綁住的芭比娃娃。即使已經有着前凸後翹的“完美”身材,芭比們仍舊被捲尺所束縛着。
女孩們介意着自己體重秤上小數點第二位的數字,觀察着自己維度上一丁點的變化。
瘦一點,再瘦一點點。體重秤和捲尺構成了一個籠子,就這樣把女孩們關了起來。
女性進食障礙的發病率,是男性的10倍,這顯然是女性身材被綁架的結果。
我們在種種媒介中看到了太多的“性感尤物”,無數廣告中女性秀出完美身材,好像只有這樣纔是“正常”的。
可現實中哪有那麼多的“完美”呢?體重不過百?腰圍一尺八?明明現在的老孃最完美!
而外界對女性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。前幾天,“職場女性超重率達30%”的新聞衝上熱搜,而事實上,根據《大衆醫學》發佈的《2018上海白領健康指數報告》,男性白領超重率高達55.1%,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女性白領。
但沒有人在意男性的超重率,媒體卻緊盯着女人的體重。難道男人的命就不是命?超重就不用在乎了??!
緊盯着體重的,還有女性自己。千百年來,女性作爲被凝視的對象,已經下意識地將這種凝視內化:見了鏡子,就要觀察下自己的儀態;奔跑、行走都要注意自己的姿態。
這是一種刻板印象,也是無奈的現實,是千百年來女性被“馴化”的結果。
女性永遠在帶着一雙別人的眼睛觀察着自己,在意着自己身上“多出”的每一塊肉,面容上的每一丁點“瑕疵”……
但男人不會,男人可以挺着大肚子自信地說出“頭像是我”。
所以,在媒介的作用下,在自己和TA人苛刻的要求下,女性很難從體重秤、捲尺中逃離,她們被困住了。
在重重壓力下,我們很難輕描淡寫地告訴女性“不要身材焦慮”,因爲這種焦慮不是無病呻吟,更不是杞人憂天,而是實實在在割在身上的刀子。
同樣的,進食障礙是真實的疾病,不是“看開點”“但凡買張健身卡也不至於這樣”就能夠解決的。
就像這次展覽中的一件作品中展現的那樣,在無數的評判和種種壓迫下,女孩的腦子被捆了起來,食物就在桌上,卻成了敵人。
雖然進食障礙的具體成因尚不明確,但研究表明,它與遺傳因素、心理因素、人格特質、環境因素等方面有關。
如果你的直系親屬是進食障礙的患者,你的患病率會是其他人的7-12倍。童年期受到虐待、社交孤立、家庭因素、同伴壓力和社會上的壓力都和進食障礙有關。
很多進食障礙的患者都有着軀體變形障礙,簡單來說,就是TA們眼中的自己,要比真實的自己丑得多。更難忽略的一點,則是女性的發病率是男性的10倍。
單單成爲女性,就成了罹患這個疾病的風險因素。
凱特·溫斯萊特拒絕導演在她新劇《東城夢魘》中對她的身材進行修飾。
而疾病是需要專業幫助的,對於進食障礙來說,需要生理、心理、社會多方面的支持纔可能恢復。
“苦心孤詣”的勸說是沒有用的,我們不能通過勸說治好進食障礙,正如我們不可能通過勸說治好感冒一樣。
「要把狗擺在自己前面」 富豪徵全職狗保姆開出年薪近400萬元
給予患者包容與支持纔是幫助她們的方式,試圖“罵醒”只能給她們更大的傷害,甚至帶來更嚴重的抑鬱和焦慮。
作爲一個幾乎沒有身材焦慮,被喊做“坦克”會回一聲謝謝的人,我可能永遠無法體察進食障礙患者的真實痛苦,但這個展覽給了我管中窺豹的機會。
不補習不熬夜!他拿5A10+作文6級滿級分奪榜首 記帳士父母影響深
在這個展覽中,我沒看到過多的“技巧”,展品上更沒有故弄玄虛,在作品裡,我只看到了真誠。
策展人和一些藝術家本身就是進食障礙的患者,她們是一羣飽受身材焦慮困擾的人,卻願意將自己最脆弱、最受傷的一部分,暴露給參觀者。
這個展覽中充滿了真實的痛苦,是女性藝術家用最直接的方式,展現每個女性都在面臨的真實困境:
捲尺、跑步機、蘋果、卡路里、被拼湊的身體……
這不僅僅是展覽中出現的意象,更是無數女孩面對的真實的人生。
好在,痛苦之外,希望也在。
策展人本人,已經從28kg,恢復到70kg,甘願做一名“微胖博主”,進食障礙,也正在逐步的恢復中。
金融监管总局:前8月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贷款平均利率4.8%
一個擺滿藥盒的作品中,藥盒是痛苦的來源,也是通向曙光的階梯。藥能害人,也能救人。
展覽的最後,一面黑色背景寫滿了姑娘互相鼓勵的話;展覽之外,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選擇“普通身材”的模特,媒介對女性身體形象的影響,正在被解構。
看完展覽下樓的時候,樓梯上的花束裡塞滿了棒棒糖,取下一根,塞進嘴巴里,甜的。
撒潑有理,SUPPORT有你
很高興終於與你見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