悲劇!G20,美國做局對印度下死手!
美國提目標,中國來完成。這個梗不是沒有道理的。
古代版絲綢之路最早由中國提出並實踐,但是現代版“絲綢之路”最早卻由美國提出中國實踐的。
2005年,美國約翰·霍普金斯大學中亞高加索研究院院長斯塔教授提出了“新絲綢之路”計劃。其本意是效仿中國古絲綢之路,建立一個以阿富汗爲樞紐,連接南亞、中亞、西亞乃至東亞、東南亞的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網絡,以促進各國間以及幾大區域間的優勢互補。這個計劃深受各國歡迎,尤其是處於樞紐位置的阿富汗和印度。
對阿富汗來講,可以坐食貿易線帶來的紅利以實現經濟快速重建。對印度來講,紅利是小,關鍵是再也不用愁着無能源可用。但美國可不是那麼好心的,如果阿富汗實力恢復了,那美國這十幾年的仗不是白打了,如果印度崛起了,那美國不是又多了個對手?還搞什麼離岸制衡啊。
2010年希拉里開推“重返亞太”,把中國視爲亞太地區最大的競爭對手,不惜一切手段封鎖、打壓中國。次年,希拉里就把這個新絲路計劃修改後正式推出(主要是繞開中國),兩年後中國提出“絲綢之路經濟帶”和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”。
中國提出“一帶一路”之後,斯塔教授曾多次表示,“一帶一路”構想與他的“新絲綢之路”構想有異曲同工之處,完全可以並行不悖地推進,而且可以合作互補。但希拉里和美國政府可不這樣想。在他們眼裡,新絲路就是美國“大中亞計劃”最好的新裝。
所以,美國將其升級爲地緣政治經濟戰略,這不僅僅是爲了遏制中國崛起,也是爲了彌補美軍撤離阿富汗後留下的權力真空,是打着區域經濟合作的幌子來對中亞各國進行滲透,是白宮爲了轉嫁金融危機給美國和世界民衆畫的一張大餅。
既然是大餅,不可能實現,再加上負責人員的更替,以及希拉里敗選,美國的新絲路計劃並沒有執行下去,而中國的一帶一路卻大放異彩。截至到今年6月,簽署合作文件的國家和組織已經達到了184個。這麼多年來一帶一路帶動了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,但也越來越成爲美國的眼中釘肉中刺。
強盜的眼裡從來只有“強盜”,何況世界各國經濟真要起來了,全面推行本幣結算,美國將如何輸出美元?沒了美元霸權,美國又拿什麼收割?美國就是希望世界經濟一地雞毛,自己好利用經援(就是大規模印美紙)控制他國經濟。而中國要帶領世界人民反霸、反帝,自然要反其道而行之,這就是“命運共同體”的內在邏輯。
所以,中美博弈的大格局是反霸與施霸、反抗與壓迫的鬥爭。從中國出臺反霸檄文的那一刻開始,中國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,中美關係就不可能回到過去。而美國定會全力圍堵中國,新絲路死了那就再來個“印歐經濟走廊”。那麼這個經濟走廊又如何呢?
印歐經濟走廊是美西方宣傳的本次G20的重要成果之一,還有一個成果就是成立全球生物燃料聯盟。
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菲納表示,這項協議將使該地區的中低收入國家受益,並使中東在全球商業中發揮關鍵作用。它的目標是通過鐵路將中東國家連接起來,並通過港口將它們與印度連接起來。通過減少運輸時間、成本和燃料使用,幫助能源和貿易從海灣地區流向歐洲。
如何理解上面這段話?其實是說的比唱的好聽。
美國會希望中東做大做強?那不是跟中國的願望一致了嘛,所以美國就是爲了用賺錢的由頭哄騙沙特這個土豪上鉤的,所謂的幫助能源從海灣流向歐洲則是安撫歐洲的。試想美國爲啥要挑起俄烏戰爭,其中一個原因不就是爲了吃掉俄羅斯在歐洲的能源市場嗎,美國付出巨大成本後,怎可能讓沙特下山摘桃,就算拜登答應,華爾街也不會答應。至於“減少時間、成本”那就更是扯淡了。
根據G20公佈的文件顯示,印歐經濟走廊由連接印度與波斯灣的東部走廊,以及連接波斯灣與歐洲的北部走廊組成。大家可以看上圖。這個經濟走廊被分割爲多段也就罷了,還一會海上一會路上,這種海陸聯運只會增加轉運成本,這就是爲啥大多數國家想要打造陸路運輸的原因。如果是廉價品,轉運只會南轅北轍,如果是精密儀器,根本經不起折騰。
美印規劃這條路線純粹是迫不得已,就是爲了繞開敵對國,比如伊朗控制的波斯灣,比如印度的死敵巴基斯坦。但如此一來,該路線就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亂晃,而且以印度的實力和口碑想帶動這兩條線恐怕得大放血才行。
可能莫迪老仙以爲有美國主導,對方會投入資源,但拜登現在滿腦子想的應是連選連任,如何拿遏制中國替自己撈政治資本。另外,印歐經濟走廊只是出了個大綱,具體細節啥也沒有。比如行動路線、如何出資、如何實施,誰來施工,八字都沒一撇。何況裡面牽扯太多利益,這和基建狂魔一個人就可以盤活一整條線不可同日而語。
實際上,美西方這些年爲了遏制全球南方國家的影響力,沒少搞類似的戰略計劃,比如“全球門戶”和“全球基礎設施與投資夥伴關係”計劃,但結果都是隻聽樓梯響,不見人下樓。
而關於生物燃料其實就更簡單了。
美西方搞這個生物燃料就是想開闢一個新的能源話語權,因爲傳統能源不在自己手裡,而在競爭對手手裡,新能源光伏風力發電啥的更是在自己死對頭手裡。所以,美西方只能另闢蹊徑。而很多國家還連肚子都填不飽,你去湊什麼熱鬧,那不正是羊入虎口嗎?
另外,從整個大局來考慮,美國是絕對不會允許中俄歐聯手消耗美國的情景再次出現的。因此,這兩個G20的“重大成果”其政治意義遠大於經濟意義,其本質上是爲美西方霸權利益服務的,是美國地緣政治經濟戰略借屍還魂的又一“傑作”。而莫迪看似贏了,實則輸慘了,花費3億美元爲美國做了嫁衣。
最後,我想說的是,如果耗資、耗時、耗力巨大,那各國爲啥不加入現成的“一帶一路”呢?這纔是世界各國脫離苦海的唯一出路!